四川宝清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彝族) 何正清
他,把自己姓名与家乡的盐源县元宝山融合在一起,给公司取了个名字——宝清。“有事做是我最大的乐趣,事能成是我永恒的追求。”办公室挂着他亲笔书写的座右铭。平实的语句,表达了他一生奋斗的动力。
作为凉山州重点龙头——高科技农业综合开发企业的领军人物,何正清远见卓识,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在苦难中成长
立足资源创业
“每天只能得到几个土豆维持生命,甚至连一套完整的衣服也没有,在寒冷的晚上只能和牲畜呆在一起取暖”的日子练就出了他坚韧的毅力和过人的魄力。
14岁的他失去了父爱,由于生于一个彝家“奴隶主”家庭他和母亲不得不通过劳动接受“再教育”。苦涩的童年经历,让他格外努力,先后干过民办教师、水文工作员、养蜂工人等工作。
1977年,有养蜂专家从浙江省来到盐源县,这个项目引起了何正清极大的兴趣,他开始学习养蜂的知识和技术。1980年,何正清成为“养蜂专业户”,并且把产品范围从蜂蜜扩展到了蜂王精,达到了12名雇工、400个蜂箱的生产规模。
两年后,何正清挣了30万元,还买了一辆小型的面包车,在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很不简单。1983年,何正清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企业——凉山州蜂业公司。
25年过去,何正清已亲手创建了一家以高科技农业综合开发、经营为主,并涉及到林业、畜牧业、旅游业等多方面产业的综合性集团——宝清实业集团。
目前,集团公司下辖10个二级企业,拥有员工1200多人,总资产达5.8亿元。
回顾走过的路,何正清很坦然:“做生意分为挣钱、赚钱、来钱三个阶段。挣钱是资本的积累阶段,是最辛苦、最困难的阶段。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 何正清的心里明白,民办企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必然的趋势。
“要实现乡村企业化、城乡一体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现代化、经营节约化,就必须当好龙头,走公司加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要在国家农业产业化政策的扶持下,以绿色产业为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以资源为依托,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以宝清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为动力,不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实现了万亩果园、万亩森林、万亩草场、万头牲畜、万户果农、万吨产品、亿元产值的目标”,面对当今市场的巨大竞争,何正清做出了勇敢的抉择。
直面成败,
做“永远的追求者”
2007年,是宝清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大的一年,公司的经营有了四大进步:经营管理上有进步、生产技术上有进步、对外贸易上有进步、工程管理上有进步,公司的规模有了四大扩大:扩大了基地建设的规模、扩大了生产产品的规模、扩大了市场营销的规模、扩大了生产和管理队伍的规模,取得了产品突破万吨、产值突破亿元、投资突破亿元、税利突破千万元的优异成绩。
在大好的发展形势下,何正清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何正清站在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在保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力争在2010年内建成8个苹果汁生产企业。计划在今后3至5年内,公司将果蔬浓缩汁的年生产量扩大到6万吨以上,年总产值突破5亿元。
“公司还有远期规划,要不断地发展。只要我还能动,就要体现个人价值,为凉山、为社会创造价值。”老何说,作为凉山的民营企业,公司要当“永久牌”企业,为凉山的发展,人民的富裕,公司要不断赚钱、不断投资、不断壮大。
何正清虽是亿万富翁了,但是在生活上很“拮据”。“每天的生活费就10元,我不抽烟,不喝酒,就吃荞馍馍、喝酸菜汤。”老何的生活很俭朴。
作为彝人不喝酒,在一些人眼里,老何这人古怪,不好打交道。“这只是观念问题。做人、做生意,我有自己的原则,要做一个人性化老总,一个‘平安’老总。”何正清说“40多年来,与人打交道,我坚持坦诚相待。做生意20多年,我从不‘出界’,遵纪守法,做‘平安’人。”
“人是短暂的,大自然是永恒的。把自己和自然结合起来,我希望公司能‘永恒发展’,造福社会。”在何正清看来,做“永远的追求者”将是他一生的追求。
做大企业,
实现产业富民惠民
谈起宝清果业的企业文化,何正清坚定而自信:“以人为本”的是我们的发展理念;“竞争中生存,拼搏中发展”是我们的企业精神;“努力创业,为国奉献”、“创造社会财富,推进社会发展”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发展宗旨。
他说,集团公司下属的二级企业,大部分建立在工农红军长征路上,是公司战略性的投资。我们要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发扬宝清精神,坚持打好“西”、“民”和“农”这“三字牌”,用“制度化管人用人,程序化管财管物,标准化管生产、管产品”,艰苦创业办成大事。
在何正清看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随时都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抗风险意识。市场经济理念,就是时刻盯住大市场,现在是世界村,你没有大市场观念,随时盯住市场态势,你就难以树立忧患意识和抗风险意识。
何正清常说:“没有经济效益,公司无立足之本,那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将无从谈起。” “我追求员工用‘三心’换我的‘一心’,就是员工用对公司的爱心、诚心、关心换取我对他们的放心。企业团结,才能发展。”“在竞争中生存,拼搏中发展,公司要当‘节能灶’,员工要做‘省油灯’。公司要夯实基础、强化管理、实现效益、推动发展,让公司的每个项目真正做到富民、扶贫。”
“公司涉及的项目是富民项目,开发的产业是富民的产业。我希望自己成为彝族扶贫状元,为贫困人群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位成长型企业家说出了他的奋斗目标,“今后5年,西南地区哪里有苹果、梨子,宝清就在哪里建厂。我要‘占山为王’,做彝族扶贫状元,做西南果王。”
如今60岁的老何,身兼着省委政研室和四川政策研究会特约调研员、省经促会经济专家委员、省工商联常委、州工商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州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等职,正走在一条坦荡的创业道路上。在这里这位高级经济师收获的不仅仅是各种随之而来的荣誉和企业稳步的发展,还有一个追求者在追逐梦想过程中的快乐!一份只属于追梦人的快乐!
在引领与顺应之间,老何的创业之路日益明晰!
在发奋与昂扬之间,老何的创业之路日益宽广!
附录:四川宝清果业集团公司董事长——何正清
何正清,川盐源县人,大学毕业,高级经济师,中共党员,现任四川宝清果业集团公司党总支书记、集团董事长,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员,四川省法制专家委 员,四川省工商联常委,凉山州工商联副会长,凉山州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政协凉山州委委员,政协盐源县常委等职务。 何正清先生退休后不留余热,积极创业,经营管理有方,旗下四川宝清果业集团公司总资产已达6亿多元,年销售收入1.2亿元,年上缴税金已达一千多万元,安 置下岗职工一百余人,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带动各地农户致富三十万以上,为所投资的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何正清先生在其企业发展的同时,热衷于公益事业,期间出资建设宝清小学,出资建设家乡通路、通电、人畜饮水工程,出资资助大小凉山青年民族文化追寻研究 者、演艺事业追求者、贫困学子无数。其致富不忘家乡、不忘父老乡亲、不忘处于弱势群体的下岗职工,以及热衷于慈善事业的情怀,深受广大群众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