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款 提款也称落款,是整幅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又起着交待主题,明确宾主的作用,而且担负着对全篇调节平衡和装饰性的使命。彝文书法的提款大多是从汉文书法中借鉴而来。从古人书作中只见说明作品的出处和作品创作时的情形等,从未见提名。 (一)单款与双款 款式不仅有单双之分,也有上下之别,即:“单款”除交代正文的出处,谁人撰写的诗及名称外,主要提上书写日期和自家姓名、单款也叫下款。“双款”是在正文的前面提上赠送对象,如某人或某单位等名称,为主尊敬宾,必须提在上首位置,故称上款。 关于提款位置,倘若书赠对联一类,须将上款写在右联上方。其它几种格式,一般都是写在左方。如果两项提款、上款落在前行,下款就暑在下行,若是独立款式,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表示礼貌谦逊。 (二)主宾的呼应 宾主的呼应是颇有讲究的,必须合付身分与辈份,对于熟人、朋友和同事关系,一般可称为同志,以及“正”“属”“雅正”等。但不要写官衔和荣誉称号,以免背时俗气。对前辈长者或敬重的人,就当用尊称,如:先生、某老、教正、鉴正、指正、大雅等,对于书法内教和行家,可视情况称“方家”“法家”“学兄”“道长”“教正”“雅正”“斧正”“正腕”等;对于晚辈和下属可用“留念、存念、雅存、补壁”等。当然对于各种各样的称呼,还可用合适的词语机动灵活,不必生搬硬套。 (三)时间和地点 提款一般是按年、月、日,地址、姓名的顺序排列,关于年代记载,最好用公元记载法,既科学,又明确,一目了然,也可用典雅、古朴的天干地支记年法,如什么年、什么月等,还可分别写上书写时的地名。另外,儿童或老人书写时也可加写上几岁或百岁等。这些时间和地点要灵活使用。 (四)书体的选择 提款所用的字体,原则上“今不越古,动不挈静”,也就是说,以后演变成的字体,作正文时,不能用之前演变成的字体作为提款字体用之。当然用本体作题款是可以的,只是显得单调,最好是“古文今款”“文正款活”。 (五)掌握的要领 主要是提款位置,字形大小和所用字数的安排,三者既无固定式,又无绝对的分寸,但互为关联。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悬殊过大,必须要一个相应的比例,落款位置一般低于天头线一、二字起笔,下面可以高于地脚线一、二字收笔,还得给盖印留下位置。总之,有大空可多写,而只是小空,则要少写,力求简洁精炼,但不能因空白少而把款字压缩得很少,致使主从比例失调,要掌握“字少勿小”的原则,穷款也可使用。 由此可见,每篇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都要有一番设计,而且各篇均不相同。其中,书法作品的提款也是一项关键的问题,所以主文书写完以后,决不能松气,否则就会因款示不当,而尽废前功。 二、用印 用印是整个书法中末尾的一道工序,又是善始善终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也是一件谨饰认真的事,作为一门艺术,严格说来,尽管已经书写成功,但未盖印仍然不能算数。印章具体盖在什么位置,盖几颗印为好,均有讲究,也是一种特殊标志。彝文书法中的用印也是从汉文书法中借鉴而来。 彝文书法中的印章,有“方寸之地”“气象万千”之誉,在一篇洁白如玉的纸面上,挥洒着翰墨光迹,每加上一方小小的红印,不仅起着衬托装饰作用。具有点精提神的功能,而且使全幅作品添加生气和血气,产生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缀美妙趣,所以说:文、款、印是组成书法艺术的三大要素。 印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名章与闲章。名章刻着作者的姓名,字号及斋馆、籍贯等名称,是用正方形,以表示严谨庄重。闲章包括(起首、压角、异形)章等。刻的内容较广,常有喜爱的折理、佳句、成语等。所谓闲章,其实并不闲,可以从中表达作者的情操,志趣和抱负。 (一)名章 主要是起着作者对作品负责,并进行疏密调节,虚实补救的作用。条幅、中堂、对联等,须用之于署名下面。横披、匾额可印在署名左边。一般使用一枚,若为补白起见,可用朱白两枚。静态书体的正文和楷书,宜用朱文印,恬淡情雅,以姿调和,若墨色浑厚的作品,宜用白印,或朱白并用,能使红黑对照,相映生辉。 使用名章一定要与提款字体大小匹配,印不宜与款字相等,更不能大于款字,要略小于款字,约占其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为适当。但不能过小,过大臃肿碍眼,过小孤吊寒酸,均伤大雅,经常搞书法创作的人,一般备有大、中、小三套名章,有的外加特大或特小的印章,以应付写大、中、小各种需求。 (二)闲章 闲章主要起着衬托装饰、点缀美化和轻重平正的作用,内容通常采取座右名式的警句、名人格言、景观成语、幽默佳话等。内容不仅要与主文内容联系,也要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互勉着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攀登。 1、起首章 多用长方形、椭圆形等,刻着警句、哲理、雅语一类的内容,密切结合着时代背景,盖在起头第一与第二个字中间右侧或者是较疏虚的位置上,避其丰满补于空档,既表示上方的边缘界线,也起着开头醒目的装饰作用。 2、压角章 多用斋馆和籍贯的方形章或用腰圆形及扁方形章,盖在左下角,表示压角边不飘浮的意思,也与起首章遥相对应,起着适当平衡的作用,有时在右下角也盖上一颗印,程现鼎足之势,起着稳定重心的作用。 3、异形章 诸如宝葫芦章、弯月形章、寿星章、蟠桃章及单朱、半血、鸳鸯章,不包括月形章,使用的位置也不过是左右两下角。 (三)用印的注意事项 盖章不能过多,尽求“惜红如金”由于红印在黑白当中异常触目,如用得恰到好处,确能促使锦上添花,倘若滥竽充数,也会变成画蛇添足。结果是肢解正文,神散气汇,辛辛苦苦破坏了一幅成功作品的画面。同时还须注意一篇作品用印之后,即表示全盘结束,不能象签发文件那样,再补写上时间、地点等,累赘字句、闲章落款,也不能象行政图章那样,盖在所书写的字上,印要用石刻。印油也不能用办公用的红印油,免得作品渗透浮油。 此外,写好作品后,还需仔细校对错漏,若有错漏则可作补救,否则会闹笑话,经过认真核校无误方可成一幅作品或是一幅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