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书法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是我国西南的主体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大小凉山、乌蒙山、哀牢山、圭山、南盘山、北盘山以及金沙江、红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彝文在汉文史书中被称为“爨文”,至今已有2500至3000年历史。历史上,彝族毕摩在抄写彝文经书中创作出不同的书写风格,形成了彝文书法艺术,流传至今的大量彝文经书和碑刻铭文既是研究彝族历史的珍贵史料,也是彝文书法艺术珍品。 彝文书法的书写工具大多采用羽毛笔、竹笔、麻杆笔、杉木笔,现代逐渐演变为毛笔和钢笔。其书写形式主要有倒置法、反置法、立置法三种。彝文书法的传承方式以毕摩世袭传承为主,相传历史上有120种书写变化,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彝文书法具有杰出的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彝文书法为我们揭示文字起源和原始书写的演变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是研究原始宗教、民俗及远古人类生产生活形态的活材料。彝文书法取法自然,形象、生动,具有古朴,圆润、庄重、大方的审美风格。进一步推广普及彝文书法,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促进旅游和文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彝文书法作为一种古老的书写艺术,是彝族文化载体,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这是我从老经书中临摹下来的彝文书法,其中的书写笔顺流畅,文字结构得体,章法布置别具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