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学书生涯中,自己的感受是: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彝文书法是民族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字体形象的特征、灵活运用笔墨技巧,,而且还要融入民族精神和个人情感。通过线条、笔画来舒发思想感情,创造美之意境的艺术。而没有感情色彩的线条是不能成为艺术的。在彝文书法艺术中线条往往是表露书家和作者情怀的手段,用多变的线条表达丰富的情感。因此,可以说:书法之美在乎于心。 历代汉文书法家都对“用情作书”很重视,也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彝文书法也像汉文书法一样,具有共同的形象思维过程。因此,所创作出的书法作品,既是书者的情感表达形式,也是书者情感与艺技的溶合和统一。虽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遭遇、往往可以形成书者独特的风格面貌,使他们的作品流芳千古、为人赞叹不绝。这一切除了作品表现的高超艺技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艺术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创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感情色彩。他们在有限的篇幅里,通过线条的多种表现形式和手段,展现作者的情感和美的意境。从而使作品情趣盎然、引人入胜。 由此可见,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不仅应该反映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而且应该溶入艺技。艺术的生命就是情感的真实,艺术作品要靠包含作者深情的笔墨表现去打动人心,勾起观众的灵犀。如果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无动于衷、毫无情感冲动、仅为书写而书写或是忸怩作态、虚情假意、卖弄技巧,那么,这种作品就不会感人至深。如果作品不能反映作者内心的情怀、抱负;不能使人们为之动情、产生共鸣、那就是作者的失败。因此,我认为书法创作一定要容情入法、法中见情、。充分、正确地驱情使笔,把作者的真情实感应用到创作上,用笔墨和技巧表现出来。这就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书法创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