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风彝俗 音乐舞蹈 查看内容

“跳菜”:从村寨走向舞台和市场

3072 0 2009-5-8 22:19 发布者: 沙玛阿布


舞台表演跳菜的缘起可以说是偶然中有必然。“偶然”是指把实地跳菜当作文艺汇演舞蹈创作素材纯属一念之想,“必然”是指改革开放后遇到了繁荣民族民间艺术的良好外部环境,才使作为南涧彝族地方性文化资源的实地跳菜登上了都市舞台并屡获殊荣,树立起南涧对外宣传的典型形象。
1982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发文,要编辑出版《全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这项工作属于国家第一次组织的全国性艺术类重点课题,云南省也组织了相应的班子和专职人员,负责《舞蹈集成》(云南卷)的调查与编辑工作。在普查工作中,有人提出南涧彝族的跳菜是否属于舞蹈的问题。“当时大家还不太清楚南涧的捧盘(即跳菜——笔者)算不算舞蹈。因为它更多地是属于一种民俗仪式,靠近艺术一点就叫宴乐;如果客观一点来讲,就是一种宴饮民俗活动。讨论后决定:凡是具有一定舞蹈性质的东西,都把它收集起来。”这样,跳菜才被收入《舞蹈集成》。


1991年,大理州以法律的形式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三月街”确定为“三月街民族节”。为庆祝这个节日,各县开始积极准备节目。南涧县曾因1986年创编“打歌”舞蹈获得国家大赛一等奖,要在此基础上有新的突破难度非常大,“因为从80年代以后,民族歌舞一下子热起来,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似乎民间的东西已经挖掘完了,没有了,山穷水尽了。专家、学者、编导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人都认为民族文化就是那么一些,各个角落都刨过了,文字也都记录下来了,没有新的东西了。”正当困惑之际,州文化局领导转念点拨道:“你们就搞‘跳菜’!”这一另辟蹊径的想法成了后来舞台表演跳菜的发端。


南涧编导受命以跳菜为题材创作舞蹈节目之后,出于对历史的尊重以及一片虔诚之心,亲自到各村寨去采风,从记录跳菜的整个仪式过程一直到采访民间70~80岁的老人,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回到县里后,他们认真分析了村寨实地跳菜舞台化表演的利弊,认识到必须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歌舞乐问题,二是节奏问题。从舞蹈表演的要求看,村寨里民间的、原始的、处于生活状态的跳菜,歌舞乐是分离的,跳菜的只负责跳,吹唢呐的只负责吹,各自相对独立,因此它的舞台性不强。从情绪表达的要求看,豪迈的激情需要快节奏来烘托,但实地跳菜的节奏却相对缓慢,至少需要10多分钟,而舞台上的表演时间只有短短的四五分钟。很明显,实地跳菜的节奏不符合舞台表演的要求。以上两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不能成功地把实地跳菜搬上舞台,而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打破实地跳菜歌舞乐分离和节奏缓慢的常规,进行大胆的创新。


编导们遵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规律,对村寨实地跳菜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沿用了村寨实地跳菜必备的托盘和红烧肉(即红惠)做道具,把打歌中的芦笙和唱腔移植进来,加快了村寨实地跳菜的节奏,将哀牢山系跳菜的舞步和无量山系打歌的舞步揉捏在一起,创作出歌舞乐一体的表现彝族粗犷豪放性格特征的新式跳菜。以托盘、羊披、光头、大耳环等四个典型要素为身体媒介的舞台表演跳菜,不仅突出了南涧彝族独特的生活习俗,而且突出了跳菜所具有的饮食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


从南涧各彝族村寨抽调的80名农民组成的广场跳菜方队首次在“三月街民族节”推出,就取得轰动的效应。后因常规舞台表演的要求,跳菜舞蹈精简为18人,并参加了省级和国家级的一系列演出和比赛,屡获殊荣,逐步扩大了舞台表演跳菜的知名度,也让成千上万的人认识了南涧彝族的飨宴之礼。
舞台表演跳菜是专为艺术表演而创作的舞蹈,与村寨实地跳菜相比,更强调艺术的观赏性而非生活的实用性。如果说村寨实地跳菜是“跳”为“菜”服务,那么,舞台表演跳菜就是“菜”为“跳”服务,二者的目的和侧重有较大的区别。舞台表演跳菜以其豪放的阳刚之气展现了南涧彝族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作品不仅得到了文艺界授予的各种奖项,而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自跳菜在舞台上屡获殊荣后,政府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每有较大的文艺演出或对外接待活动,都少不了将跳菜作为南涧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项目呈现给观众或宾客。随着时日的渐增,跳菜逐渐成了南涧的一种典型形象。只要一提起南涧,人们就会想到跳菜;只要一提起跳菜,人们就会想到南涧。


(二)商业展演跳菜
村寨实地跳菜是南涧彝族村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飨宴礼仪,舞台表演跳菜是为文艺汇演而创作的文化作品,二者都不带有经济利益上的功利性,因而也就不具有文化资本的性质。但是,伴随舞台表演范围及其影响的扩大,生活交往范围的扩大,消费社会的兴起,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以及政府赋予文化产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责,一些善于抓住商机的人士感到,跳菜在商业利润的开发上也有很大的潜力,遂将其引入能够带来利润的商业运作之中,致使跳菜成了一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本,由此具有了它的第三种表现形式——“商业展演跳菜”。


作为餐饮与艺术有机结合的跳菜,它的生存和发展既与餐饮业的发展有关,也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社会基本解决“温饱”后,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消费热点出现多元化,餐饮、旅游业也开始向丰富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把带有浓郁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歌舞节目引入餐饮、旅游活动中,推出了“歌舞伴餐”、“歌舞伴游”的新形式。消费社会的兴起和餐饮、旅游文化的升温使跳菜找到了一个可以转化为经济实力的空间。


商业展演跳菜可以分为“商业实地跳菜”和“商业舞台跳菜”两种亚形式,二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可相辅展演,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是先演出后进餐,通常是先表演“商业舞台跳菜”(与一般的“舞台表演跳菜”相同),之后在宴请宾客的场所举行“商业实地跳菜”(与“村寨实地跳菜”相同);若是先进餐后欣赏晚会,则顺序颠倒。从展演活动的主办者方面来看,商业跳菜又可分为政府举办的有偿跳菜、企业举办的有偿跳菜和村民举办的有偿跳菜这样三种亚形式。这三种亚形式呈现了商业展演跳菜发生的先后顺序,同时各有其独特的功能。


政府举办的有偿跳菜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酬报方式只是请跳菜艺人吃顿丰盛的晚餐,到了90年代才开始有货币支付的方式。政府举办的有偿跳菜以对外宣传南涧为主要目的,跳菜艺人所获劳务报酬不多,有时政府只是象征性地支付一些费用。政府举办的有偿展演以实地跳菜为主,舞蹈动作和村寨实地跳菜类似,但更为集中,突出了跳菜的精华部分,既有一般的“手功跳菜”,也有难度比较大的“头功跳菜”和“口功跳菜”。跳菜演员由县跳菜艺术团和E村跳菜艺人组成,通常以老中青结合的方式出演。由于政府的接待对象上自中央,下到具体职能部门,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行政职务,他们一旦在南涧欣赏到跳菜,就会在适当的场合提及观看的情况,从而免费为南涧跳菜做宣传,可引发更多的人关注和欣赏跳菜,由此间接实现了向外界推介跳菜的目的。


企业举办的有偿跳菜以满足企业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的。运作时,由企业提供经济资本,由跳菜艺人提供文化资本,在特定的时空中将跳菜艺人的文化资本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的经济资本在支付跳菜艺人劳动报酬的过程中也带来跳菜表演的价值增值。企业对跳菜展演的要求因企业需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有“临时性”和“长期性”两种形式。“临时性的跳菜”一般是因企业为周年纪念或开业庆典等有纪念性的日子而组织的活动(时间多为一天),但也有一些巡回演出(时间长短不一,有十天半个月的,也有1个月或半年的),跳菜在演出中只是作为一个单独的节目参与整台文艺演出活动,企业按演员参加演出的场次和人数支付相应的费用。“长期性的跳菜”的背景是企业依托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向前来游览或就餐的宾客介绍云南少数民族风情,以满足外来宾客求奇求新的审美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跳菜往往作为整台文艺节目中的一个保留节目,而跳菜艺人则以工资的方式获取劳动报酬。


村民举办的有偿跳菜主要指本村没有跳菜艺人,但宴请宾客的主人家又希望以跳菜的方式来表达对宾客的敬意,增添喜庆气氛,于是专门邀请跳菜演出队前来表演。E村“第一场本村以外的跳菜是2005年跳的,一个人给20元钱,车子接送。后来又去了其他乡,一个人给了50元。每次演出,娃娃去5个,年轻的去5个,吹唢呐的2个,总共就是12个,年轻的几个和娃娃们交叉跳菜”。由于村寨百姓的支付能力有限,并不是每家每户宴请宾客时都能请跳菜艺人,只有那些经济条件好,又希望以跳菜的方式给宴请活动添彩的主人家才会请跳菜艺人来表演。现在,村民举办的有偿跳菜还不成气候,只有一些零星的展演,其经济效益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从村寨到舞台的文化变迁
跳菜在从村寨到舞台再到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前一种形式并未因后一种形式的出现被排挤出局,现在呈现的是三者并存的局面。目前,包括E村在内的南涧彝族村寨中,遇重大事件仍实行跳菜的飨宴之礼。以南涧县为主辐射周边的各类舞台上,遇到表现南涧彝族风采的演出,都会上演跳菜。一些宾馆酒店和旅游景点,为满足宾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则会推出商业性的跳菜展演。


由于舞台表演跳菜和商业展演跳菜的艺人基本上来自村寨,有一技之长的跳菜艺人往往因此离开故土外出打工,在发挥向外界展现南涧彝族跳菜积极作用的同时,无形中也给村寨实地跳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有的地方因优秀的跳菜艺人外出而导致村寨艺人匮乏,以至于跳菜频率减少甚至无法进行跳菜。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村民走向都市,进一步加大了村寨文化断裂的裂痕。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