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民族文学 诗歌 查看内容

永远的家园——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忧思录

2008-9-27 19:07| 发布者: 沙玛阿布| 查看: 1468| 评论: 0

由文化构成的单一导致很多母语作家的创作只局限于单一民族生活表象的描绘和生活故事的叙述。很少将一个民族的生活境遇放到整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文化语境下来作深刻的思考与再现。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作家的作品难以有长久的生命力的最致命的因素所在。

    再次,充分发挥双语优势,努力完成本民族当代母语文学对当代母语文化的创造性实践。世界文学史上,有无数大师级的作家,如秦戈尔、艾特玛托夫等曾充分发挥自身具备的双语能力、双语思维、双语智慧的优势,留下了大量的传世名著。中国少数民族母语作家也有自己的双语优势,在进行母语文学创作时,应自觉发挥这一优势,创造出优秀的母语作品。艾特玛托夫曾就这一问题作过以下精辟的论述:“双语把不同的语言联系在一起,因而是把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察世界的方法联系在一起。而这,正像科学相互结合时产生各种现象那样,将创造出新的认识水平,创造出一种附加运动和附加作用……。因此,通过双语,我们就可以寻找新的反映形式,去刻画人的自我表现,而这种表现的形式,正如生活所展示的是数不胜数的。到目前为止,只要存在着人,作为人的自我,看来,在新的特性方面,是没有穷尽的。”可见,双语作家与单语作家相比,在思维方法、认知方式、艺术视角、思想意识、文化智慧上确有不可替代的“天赋”。优秀的少数民族母语作家,完全可以凭藉这一“天赋”,在双语文化、甚至多语文化的参照、互渗、互补、互动中来完成成功的母语创作实践;从而自觉建构起本民族母语与中国人母语——汉语之间经过深度撞击、深层对话、文化精神互融互渗、互补互动之后可能会实现的同构同辉的双语人生。

12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