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彝学研究 民俗学 查看内容

关于一个彝族村落的调查与思考

2040 0 2008-9-26 21:05 发布者: 沙玛阿布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瘠。“第三社区”在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心理整合”方面作用突出。“第三社区”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是城市居民逃避城市生活的一种心理诉求,或者也可以说是被重自由、自我实现和生活质量的“后物质主义”者的追求。在“第三社区”中,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可以获得自由、闲适以及不同于自身的文化、宗教、空间的新颖体验和视觉冲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简单淳朴的关系,回复到本真状态。
      西河村民族社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熟人社区”,因其传统文化道德、家支体系和毕摩文化的支撑,具有了很强的“心理整合”功能。这个根据地理环境所建的聚居村落,具有隐于自然而不显于自然的特征,人与自然的关系类似于道家所主张的“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的理想状态,居民生活也比较闲适。城市居民很容易融入这样的社区。正是由于这种互动关系,使西河村逐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参与式社区。
      在全球化浪潮中,西部民族社区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即“第三社区”。“第三社区”是不同于传统社区与现代社区的一种理想形态,具备多样性交换优势是其得以成为实体存在的根本。“第三社区”有别于一般社区的规模、生活方式也是其作为参与式社区的重要因素。此外现代城市社区存在的弊病,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也使“第三社区”的形成成为可能。
      西河村在一定意义上是“第三社区”的具体表现形式,但并不是“第三社区”的完美类型。西河村要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第三社区”,至少在社区的建筑模式、传统文化和信仰的维护、生态产业的开发等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12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