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民族文学 诗歌 查看内容

带着诗歌远行 自有一种丰盈 ---罗文诗歌片谈

2012-11-19 11:01| 发布者: KLJZWY| 查看: 1021| 评论: 0|原作者: 高云|来自: 原创

摘要: 带着诗歌远行自有一种丰盈 ——罗文诗歌片谈 高云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非诗的年代,是一个价值多元乃至于价值观紊乱的时代,是一个需要自己把握好自己并坚守自己的价值底线与原则的时代。而这样的时代,一个 ...
散文诗歌

                        带着诗歌远行  自有一种丰盈 

                              ——罗文诗歌片谈     

                                     高 云
 图片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非诗的年代,是一个价值多元乃至于价值观紊乱的时代,是一个需要自己把握好自己并坚守自己的价值底线与原则的时代。而这样的时代,一个人所作出的所有行为,其实都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心态,你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显然,在这样一个价值失范的年代里去爱诗,并带着诗歌一次又一次远行,毋庸置疑是选择了一种凄苦与艰难,但诗的背后所呈现的却是一个诗人对真善美的坚守与精神高地的丰盈以及自洽的存在。这在我的同道中,罗文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不弃诗歌而心里透光执着前行的人。 

当我一次次地从他的诗中穿过,那些沉郁而伤感的诗歌,那些曾不止一次地拉回过我的眼眸的诗歌,让我深切的感知到一个诗人应该如何诗写才可能是真诚的。也就是在这样的回眸中,罗文的诗歌逐渐走进我的视线,并引起了我的关注。而他的诗大都是直击现实,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身的体验,让人感到真实可信,并带有疼痛感。而阅读这样具有现实主义情怀而充满生气的诗歌,你很容易就会被诗人带进他的诗意空间,不时会被那些熟悉与不熟悉的词语突然击中。而正是有了这样的诗歌感觉与因素,罗文的诗歌也就有了它存在和阅读的价值意义。

在我们逐渐感到阅读疲软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东西大量充斥在我们的视线,让我们疲惫。只有让我们感到疼痛的东西出现的时候,并触动我们早已麻木的神经,这时才可能再一次唤回我们的阅读兴趣。而阅读罗文的诗歌,自始自终你不会感到阅读疲软或疲惫,相反他的诗会激发你的阅读情趣,他让你有刺痛感,让你悲悯的情怀在瞬间被激发,以致带给你的是对社会、对人生、对价值观、乃至对爱的深沉思考,如果你是一个还没有被这个混乱的时代抹去良知的话。

背篼,我的兄弟/冰雪融化了/你们如候鸟/成群结队的逃离/故乡贫瘠的土地/一层层/堆积在纸壳里//城市/这座巨大的建筑/你们在穿行/就算荆棘与丛林/也要背起/用背上的负荷/去回报泪光中的祝语//背篼,我的兄弟/汗水流淌过的地方/一条条大道/在讲述着文明城市/背上的砖块/在数落着林立的高楼/暮然回首/城市夜晚的灯火在嘲笑/大山里跑来的牛//

现代都市呈现出冰冷的面貌,都市文明让许多无辜的人步入难以自拔的生活境况。这首《背篼,我的兄弟》,诗人饱蘸悲悯的情怀站在弱势群体的最底层向这个冰冷的世界望过去的时候,这个物质世界投来的是冰凉的冷光。诗人让我们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是在提醒和告诉我们,一条条大道/在讲述着文明城市的时候,似乎考虑到另一种文明正在悄悄失落。城市夜晚的灯火在嘲笑/大山里跑来的牛这两句诗看似简单却意蕴深刻。诗写到这里突然结束全诗,真有豹鞭的意味和效果。诗句通过城市”“灯火”“大山”“的借代、象征与拟人的手法,既形象地刻画出背篼(打工者)的命运与物质世界的现实与冰冷,又暗含一种人文情怀的失落。这种对比的诗写很容易让我们看清当下的生存环境与冷酷的现实状况。老实说这样的诗句读后我是很难忘却的,甚至是深刻的。

现代生活充满了巨大的生存压力。现代人的生存压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变得越来越大,生活如同一片望不到边的沼泽地,身陷其中的人们越来越想摆脱困境越身不由己地下陷。每个人都想克服现有的困难去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但前进的路上总会遇到诸多的噩梦与不如意,而现实总是给人带来无尽的压力,尤其对特立独行而保有高尚情操的诗人而言更是如此。因而,人要想在这样的时代中不被平庸的生活所戕害保有健康的人格气质,或许只有诗歌能够规整和明亮你的心志。那么,罗文选择诗歌上路其精神意味与去向就很明了啦。

我一向赞成并主张以诗观人来看待诗人,诗人的人生世界和精神气象以及如何写作,是要通过作品来展现的,可以说作品展现的就是诗人的精神去向,而那个精神去向就是诗人最终想要抵达的地方。许多时候我们是就作品而言,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作品。一首诗或许多诗写得怎么样,首先是从诗的角度去看,之后才是这个写诗的人,才会谈到其他,才有延展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不赞成以人论诗的做法,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偏离作品本身,得出的推断也是不确切、不可信的。

反观当下,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很多人包括诗人都被异化了,功利的写作,虚伪的悲悯,从那些高蹈的文字里,真能觑见诗人的品质操守和人格镜像吗?当然诗歌更呼唤真善美,更纯粹,所以从善意的角度出发,我还是愿意并希望能够以诗观人。让更多的人把诗歌当作镜子,关照自己,让更多的人因为诗歌写作,践履自己的责任、担当、慈悲、善意。

从我阅读罗文的大量诗歌中,我是愿意接受诗歌中的罗文的。尽管我与罗文先生在2005年有一面之缘,当时为襄助他办一份杂志《百姓新闻》前往凯里编辑组稿,在短暂的相处中,他板寸的头发坚毅的外表下,总藏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当他横眉冷对一些不平之事时,我能感受到他身上有一股不畏邪恶黑暗的坚强品质。而这个印象是深刻的,以致后来他总让我想到鲁迅先生。但由于交流不深,还是不能从简短直接的对话中看到他的精神高度。但他的诗歌告诉了我们他隐秘的精神去向。从他现在提供的《收割苦难》《下雪了,我想家》《夜来香》《今夜,我又想起你》《背篼,我的兄弟》《怀念燕子》等诗歌作品中是可看出一些端倪的。

谁能忘怀 那些凄凉的岁月......带着诗歌一次又一次远行我用忧伤的诗歌/抚摸着滴血的伤口,这个时代可能给了罗文太多的磨难与苦痛,但诗人又不愿自甘堕落,随波逐流。诗人饱受内心痛苦的折磨,却怀着虔诚的热情去感受、咀嚼这种痛苦,且敢于对自己承认和向世人表现、倾诉这种痛苦。这本身就是对人生的思考,去思考而非回避,则就有洞见的可能,则就有解决的路径。即便是艺术成就不高或普通平凡的小诗,起码达成了与自身的交流与心灵的抚慰。诗人在宣泄个人的苦痛与焦虑时,其内心深处却渴求祥和与安宁,继而从痛苦走向智慧与宁静。同时,也渴望自身的创作能给众多苦难的灵魂带来一丝慰藉。由此我们是可看出诗歌于人的意义,她既可以改善你的心性,明志、弘德,也可以制怒,克服焦躁与不安。

诗人与小说家不同,诗人的情感表现形式越强烈,诗人也就越具有个人性品质。诗歌世界,以更具个性与风格为一个诗人成熟与成功的标志。这与诗歌的品质相关。诗歌可以内敛,但更需要张扬;诗歌崇尚含蓄,但诗歌也可以奔放或豪放。这样,诗人与小说家相比,就更具有了文学的有机性。因而在诗人这里,诗人及诗歌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其实是可以看成为打通。诗人与诗歌,都是在寻求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通道,都是在表述一种诗歌理想与精神的自洽。

又是一个彻夜难眠的黑夜/又是一个寒冷飘雨的黑夜/我又想起了你/开放在我生命里的梅/在高高的山崖上/美丽的为我摇曳......你调零在地雪里的花瓣/染红了冬天的记忆//(《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背上你编织的毛衣/就一座城市接一座城市/穿行。很长时间里/我的梦里无法挥去/你穿越黄昏的秀发和/雪地深深浅浅的守望......墨一样的海里/哪盏渔火让我看到/哪怕一次/曾经刻骨铭心的女孩//(《怀恋燕子》)

在诗人的爱情诗中或许更能让我们看到一种自洽与丰盈。爱情是抒情文体经久不衰的表现主题,罗文也有很多对爱情咏叹的作品。相对其它爱情诗而言,罗文的爱情诗显得纯粹而真实,诗人在体味到现实生活的残酷之后,在经历了现实爱情的不圆满之后,他只能用诗歌语言去建构理想化的圣洁爱情。真爱在世俗化的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且无法持久。在茫茫人海中与心怡的人邂逅本是快乐的经历,但在梦境与真实难以化解的尘世中,很多相遇最终演变成美丽的邂逅。真爱不能长驻人的心间,当浓烈的爱情止于平静乃至消失后,诗人就感到了孤独。孤独是诗人不可改变的天性,罗文对生活和爱情一直抱有简单而纯粹的向往,或许这原本就是诗人的天性。而这样的天性没有什么不好,简单而纯粹正是人原本生活的想往与极致。

人生何其短暂,我们来不及邂逅一段真情或表达真实自我就随水东逝了。惟有诗歌能解构人生的宿命,诗人在语言建构的空间里肆意驰骋,时间由此变得冗长起来,灵魂也变得纯洁而丰富了。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拓展了罗文的生存空间,他在诗歌建构的世界里获得了内心的安宁,诗歌成了他自洽丰盈安放灵魂的地方,是他表现内心世界和现实虚妄的唯美路径。这或许就是罗文先生为什么要带上诗歌一次又一次远行的缘由。
        罗文的诗写是断断续续的,迫于生存的压力他消失了好些年,重新回到诗歌也是心灵的需要。他向往拿起笔向生活叩问诗意,他虽写得不多,但常有诗的感觉,他的诗总是从低处走来,像一只黑鸟从低处慢慢飞翔,起伏有致,然后飞向更高处。他坚信诗的世界就在平静的生活中,那些躲藏在平常生活的深处、被别人忽略的部分,一旦触发他悲悯的情怀,他就会将那些感人的秘密挖掘出来。不为什么,就为抚慰那些无助的眼神与心灵,展现一个彝族人对这个社会而又常被这个社会忽略和丢弃的良知

总之,罗文眼中的现实世界充满了无法承受的压力和难以躲避的冰冷,因此他只能通过诗歌从现实生活中分离出虚构但惬意自洽的生存空间,并用诗行向世界投射出温暖的阳光,从而为现代人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当然罗文的诗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信他在今后的岁月里,凭着他的执著与真诚还会写出更多更真实感人的好作品。不过,让我更期待和愿意看到的是,他曾经出现过并带有一种野性气质与反叛的诗歌出场。或许这才是罗文真正具有性格的诗歌与今后要走的诗歌之路。

 

                                                                       2012-10-27于清镇无欲斋草就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