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网 首页 民族文学 其他文学 查看内容

铁面无私之彝人警察

2012-5-2 22:34| 发布者: 阿牛伊夫| 查看: 1783| 评论: 0|原作者: 南方报网

摘要: 这是一个为了正义,为了公平,而奋斗的彝族青年。这是一个没有丝毫的私心,真正做到铁面无私的好警察。我只说一句,值得现代很多当官的学习学习。看看自己真的做到了一个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的领导了没有。孔子说 ...

成都商报11月10日报道 截至今年10月底,他已亲手抓获了48名违法犯罪的亲戚,其中有25人被判处刑罚或劳动教养。在他抓获的亲戚中,既有亲兄弟,也有堂兄弟,还有妻子一方的亲人。他说:“我也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也珍爱亲情友情,但是当亲情和友情与法律相冲突时,我会选择维护法律的公正。”———他就是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派出所所长老布拉罗,一条30多岁的彝家汉子。

在峨边,尤其是黑竹沟一带,一提到老布拉罗,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瓦吉瓦(好)”。

回老家抓捕

他把自家三兄弟送进监狱

故意行凶的犯罪嫌疑人竟会是自己的亲兄弟?接到报案,拉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11月3日至5日,是一年一度的峨边彝族年,彝族人民家家杀猪宰羊,走亲访友,载歌载舞,共庆新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老布拉罗也带着妻儿抽空回到峨边彝族自治县觉莫乡老家,与父母兄弟团圆,几张大桌子拼凑在一起,数十人欢天喜地喝泡水酒,吃过年粑,其乐融融。这是自2000年他亲手抓捕亲弟弟老布拉曲、堂弟老布鲁黑和老布阿前三人后,几家人的又一次大聚会。

“哥,我再也不会惹事了,你就放心吧!”从当初的众叛亲离到如今得到亲人的理解支持,拉罗感慨万千,接过弟弟拉曲递过来的一大碗啤酒一干而尽。

老布拉罗1998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2002年7月,由大堡派出所调任黑竹沟派出所所长。

2000年3月11日,拉罗的四弟拉曲、堂弟鲁黑和阿前酒后滋事,在觉莫乡小学打伤三名教师后逃跑。故意行凶的犯罪嫌疑人竟会是自己的亲弟弟?接到报案那一刻,拉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决定亲自回觉莫乡老家把这三兄弟抓回来!

拉罗一回到家里,年迈的父母当场流下了痛苦而辛酸的眼泪;大哥拉根也立刻拉下了脸色,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叔伯叔母闻讯赶来,拉着拉罗的手苦苦哀求;惶恐的三个弟弟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个自小就疼爱他们的哥哥,不相信他真的会把他们抓走……

后来,拉曲被判刑一年半、鲁黑被判刑三年、阿前判处拘役6个月。

听说拉罗亲手将自己的同胞弟弟和两个堂弟及其他几名同案人员一起送进了监狱,整个老布家族一下子炸开了锅!一些不明事理的族人纷纷指责拉罗无情无义,丢了老布家人的脸;有的犯罪嫌疑人亲属轮番找到拉罗的父母,指责、谩骂、侮辱、威胁,更有人偷偷斩断了拉罗父母家耕牛的尾巴,砍伤了牛腿。

“刚开始那几年都不敢回老家过年,现在好了,大家都理解支持了我当初的行动。”拉罗告诉记者,弟弟拉曲经过教育改造俨然变了一个人,不仅懂得了许多法律知识,而且为人处事成熟多了,刑满释放回家后现在一家人日子过得很好。

在彝族年里,拉罗还一一看望了那些曾经被他抓捕过、处理过的亲友及家属。

不徇私情

10年抓了48名违法亲属

“作为人民警察,如果连自己的亲属都管不好,还有什么资格去管别人?”

2008年2月7日,新年的正月初一。拉罗在路上发现了自己的堂兄、觉莫乡马安村二组村民拉布达立,此人涉嫌于1月25日在哈曲乡开往县城的公共汽车上抢夺一名女乘客的手提包后潜逃,包内装有700元现金和医疗卡、工资卡等物品。

“要不要抓?今天可是大年初一啊!”最终,拉罗尾随其后,趁其不备,迅速出手将堂兄抓获。

“作为人民警察,如果连自己的亲属都管不好,还有什么资格去管别人?”这是拉罗对自己的警醒。“不论是谁违了法,不论是谁来说情,照样坚决依法处理!”这是拉罗当初对全所民警下的命令,也是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2002年10月的一天下午,黑竹沟镇底底古村村民洛子沙沙借口一辆摩托车碰撞了他,邀来两个青年一齐对摩托车驾驶员施威,向对方敲诈勒索了5000元现金。拉罗接到报案后,亲自带着民警上门,把正在家中吃饭的表哥洛子带回派出所,在查清事实后,依法将其刑事拘留。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反思,洛子重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航标,也理解了拉罗的做法。2008年初,洛子还被村民们推选当上了黑竹沟镇底底古村村长。

据了解,在拉罗当民警的10年里,他已亲手抓获了48名违法犯罪的亲戚,其中有25人被判处刑罚或劳动教养,其余的也都依法追究了法律责任。由于铁面无私不徇私情,当地村民亲切地称拉罗为“黑脸包公”。

 已同步至 阿牛伊夫的微博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邀请注册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投诉/建议联系

ceo@yizu.co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彝族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z!X3.5 黔ICP备2021008899号-1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