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7月,段祺瑞驱逐张勋,再任国务院总理,重新掌握北京政府实权以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先生于7月17日抵达广州,号召护法,组织成立护法军政府,揭起了护法运动的旗帜。8月,余健光从上海赴湖南积极从事护法活动。9月,孙中山先生委任余健光为湖南民军副检阅使。1917年12月24日,孙中山先生致电长沙三井洋行余健光报转湘西靖国军总司令林谷凡(林修梅)。电文云: “长沙三井洋行余健光报转林谷凡旅长鉴:箇电诵悉。近日少数人狃于私图,率主张和议。陆干卿且密电两粤,议取消自主,嗣莫代督以众意反对,抑不实行,态度极为暧昧。文以为现在西南,既以护法为宗旨,则无论如何必贯彻始终为止。况重庆已得,荆、襄继起,倘能竭力坚持,必可益望发展。岭南方面,文当力任维持之责,望兄与湘中及前敌各将领,互以此意相勉,勿误于缓兵之护,致废一篑之功。时事多艰,吾人尤宜奋励也。孙文敬。” 不久,余健光又被任命为湘西靖国联军前敌总指挥,驰赴疆场。余健光率部转战于沅沣、鄂蜀等地,阻击北洋军,屡建战功。 余健光一心致力于革命事业,奔忙于广东、上海、湖南等地从事革命活动,终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5月病殁上海,时年仅28岁。当时,胡汉民评价余健光曰:“君平居至和易,无疾言厉色,而见义则勇,虽挫败不少挠。病殆不起,同志往视之,犹以湘中军事为念。天夺君年,使君所贡献于国家社会者仅此,非徒君之不幸也。”谢持也评价余健光曰:“二年秋,余自京师走日本,遇健光于东京,与订交,知其为人。健光任事果能,始终厥志,不惮险艰,于友谊特笃。余尝与健光佐陈英士治党务,所计辄中肯要。陈公奉命返回讨袁世凯,健光实从。未几,陈公被狙于凶人,今健光又积劳以殁,岁不五稔,死者固若是矣……畴能使余不泫然伤心者乎。” 遵照余健光生前遗嘱,余景炎(祥炘,1917年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军事委员)护送其灵柩溯江而上,运回故里叙永县水潦乡安葬,墓碑镌“湘西靖国军前敌总指挥余健光之墓”。墓碑至今犹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