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聪(吉乃) 清明前夕,我们在春雨沐浴下驱车经过108线,过成都绕城高速,成南高速到达历史名城南充市。当晚我们一行人在川东北中心城市,古老嘉陵江畔的璀璨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南充市住下,当地的同行接待了我们一行并介绍了南充的风土人情,安排好了行程,真让我们感到宾至如归之感,对南充有了更多的亲切和向往。第二天一早便在南充市同行的引领下,从南充市出发,乘车去了阆中古镇。一路双向四车道的公路,一路有群山、茂密的植物和清凉的春雨沐浴,点缀在绿荫丛中的别墅诠释着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丰硕。很久没有看到丘陵的景色了,当地人称为山的在凉山只能是个小土丘,朦胧中的浅丘影像在车窗上放映着,车外的丝丝冷气裹挟着湿淋淋的春天气息钻进车内,真是清新啊! 据美女导游介绍说:“中国自古就有“南丽江、北平遥、东歙县、西阆中”之称,阆中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阆中古城三面水绕,一面连山,尽得中国传统风水理论要旨,山水相依,自然、人文景观相融。阆中历史悠久,战国时为巴国国都。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置郡、州、府、道、治所。汉唐时期,阆中是我国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和世界第一台浑天仪;蜀汉猛将张飞镇守阆中七年之久,转战驰骋,最后魂归阆中,留下无数佳话;明、清时期,阆中一度成为四川临时省会达十余年。 阆中,物华天宝,文化厚重,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充”之誉,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历史给予了阆中丰厚的馈赠,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和众多名胜古迹,至今闪烁着夺目的光彩,是全国现存较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民居、街道、寺院楼阁、摩岩石刻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气势辉宏的张飞庙、张飞墓冢以及蜀汉遗址文物,更是三国旅游热线重要的组成部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原来张飞是个帅哥,还有两个美女女儿,却被一部《三国演义》描绘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丑男。古镇内的街道也横平竖直的呈“田”字排列,但见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街道,大多是明清穿逗木建筑结构建筑,少量唐宋建筑,一律青瓦素墙,不华丽,不张扬,却让人觉得格外的亲近。城中街名多有其特殊含义,如状元街、学道街、管星街、三陈街、醋房街等等,每条街都有一段历史。会馆、庙宇、民居等古建筑保存较好。春雨下的古镇,游客不多,民风淳朴,古镇本地的住户悠闲的生活在古镇的房檐下,没有其它景点高声推销商品的叫嚣,偶尔会投来友好的一瞥。阆中的两大特产,张飞牛肉和保宁醋有很多卖家,但没有指定销售的标识。卖家比特产还多的是文革时期的老图片,销售人员都是一些老大爷。导游告诉我们,阆中有四怪,“牛肉黑着吃,醋当饮料喝,馒头盖章卖、凉面热着吃”。 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仕子应试的考场。又称四川贡院,标记就是一顶官帽。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都是号房。考试时按天、地、玄、黄……编号,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与大门相对的正厅是一楼一底的殿堂,是考官唱名、发卷、监考的地方。庭院中是十字形走廊,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点。最让人铭记的是考生作弊后的处罚力度之大,一人作弊,九代受罚。 矗立于古城南边的华光楼,楼为四层,通高 晚上我们住在古镇,夜色下的古镇,嘉陵江在新、老城中缓游而下,古镇在灯光装饰下更是艳而不俗。欣赏完古镇夜色后我们唱着七八十年代的老歌,品着张飞牛肉,述说着同学情,渡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作者:蒋志聪 地址: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气象局
邮编:616650 |